Sunday, June 10, 2007

全球暖化的蝴蝶效應

[陳漢平]「蝴蝶效應」已經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理論。以一個簡單的說法敘述:「一隻蝴蝶在北美洲輕拍一下翅膀,就可能導致一個月後,在亞洲南部颳起一場大颱風。」
這個理論,是一位美國的氣象學家及數學家羅倫茲,在六○年代所提出來的。理論的最早來源,當然可能更為久遠。敘述的方法,也是變化無窮。可以應用的範圍,更是不限於氣象,也可能包括資訊、金融、社會、文化等各方面。 類似的習慣用語上,已經有「牽一髮而動全身」、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」、「骨牌效應」和「連鎖反應」的說法。只是「蝴蝶效應」,影響顯得更廣闊龐大,也更令人覺得不可思議。 目前有一個公認的熱門話題,那就是全球暖化的現象。全世界的人都公認:我們的地球「病」了,現在大家需要好好調養它的健康,否則後果會不堪設想。
美國的政壇名人、前副總統高爾,寫了一本呼籲重視「全球暖化」的書,名為《不願面對的真相》,被錄製成為一部紀錄電影,而贏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殊榮。他並且應邀出席美國國會兩院,討論「全球暖化」的因應政策。甚至已經被提名候選諾貝爾和平獎。「全球暖化」可以說是「蝴蝶效應」最好的一項實例。別以為一個人生活中的一件小事,無關緊要,事實上,它可能會產生連鎖反應,導致地球生態上,一些無可挽回的嚴重破壞。 其實如果仔細推敲起來,不但自然界有全球暖化的現象,地球上的人類心中,也同樣出現了一種「全球暖化」的現象。 現代人心的「全球暖化」,造成了心情躁熱、情緒不穩,進而觸發了人際的衝突。人心深處,原有的幽靜和悠閒,都已不再如前。代之而起的,是種種的摩擦和衝突,絲毫沒有降溫的跡象。人心的暖化,目前也到了危險邊緣,人與人之間的冷靜、理性、耐性,都像北極的冰塊一樣,逐日在減少中。 更進一步來看,自然界的「全球暖化」,追根究柢,說不定主要還是起源於人心的「全球暖化」。 就是因為人心的暖化,才會大量揮霍,不知道愛惜資源;也因為人心暖化,才會粗心大意,任意傷害草木;更由於人心暖化,才不肯用一些心思,做一些生態維護和資源回收的工作。 因此治標不如治本,如果想要預防「全球暖化」,就需要先著手治療人心的暖化,才能徹底地根治。 許多人在談到「全球暖化」的時候,雖然義正詞嚴,但是聽起來卻像是只在指責其他人。經常說:「他浪費地球資源。」、「他破壞地球生態。」、「他有一件不願面對的真相。」
事實上,如果要解決「全球暖化」的問題,全世界的人,都要像參加「戒酒團體」的人一樣,首先就要勇敢地站立起來,大聲地說: 「我是×××,我浪費地球資源。」、「我是×××,我破壞地球生態。」、「我是×××,我有一件不願面對的真相。」
如此一來,地球上的人,才能像將戒酒一樣,徹底地戒除掉浪費地球資源的惡習,「全球暖化」的現象,也才有機會能夠得到根本的解決。 (寄自矽谷)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