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May 14, 2010

連中三元與五子登科- 易俊傑

最近有人來問我,什麼是連中三元?什麼叫五子登科?我這才發現,很多頗常見的字眼,其實不少人都僅是一知半解,似懂非懂,所以我對此特別作了綜合與整理,用簡扼的方式寫出來。 在封建科舉制度中,鄉試、會試和殿試三級考試的第一名,分別稱之為「解元」、「會元」、「狀元」,三者合稱為「三元」。
中國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文帝(楊堅)開皇七年(公元五八七年),終於清德宗(愛新覺羅‧載湉)光緒三十一年(一九○五年),前後經歷一千三百一十餘年,這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躋身仕途的主要管道之一。
在科舉考試興盛的明清時代,整個科舉考試,分為四級:童試、鄉試、會試、殿試。 童試,是取得生員(秀才)資格的入學考試,全稱為「童生試」,亦稱「小考」、「小試」。應考者無論年齡大小,均稱「童生」,或稱「儒童」、「文童」。童生試包括縣試、府(或直隸州、廳)試和院試三個階段。三年舉行兩次,丑、未、辰、戌年為歲考,寅、申、巳、亥年為科考。 縣試,由縣官主持,試期多在二月。府試,是經縣試錄取的童生參加管轄該縣的府(或直隸州、廳)的考試,試期多在四月。院試,是由各省學政主持的考試,經府試錄取的童生才可參加。 院試錄取者即為生員,也就是習慣上所稱的「秀才」,文章上則常稱為「諸生」,其第一名者稱為「案首」。這是古代讀書人求功名的起點。但童試只不過是「預選」形式,鄉試、會試、殿試才是「正式」的科舉形式。 鄉試,是在各省城舉行的考試,經童試錄取的生員方有資格應試。每三年一次,逢子、午、卯、酉年為正科,遇慶典加科為恩科。考期在八月,考中者為「舉人」,舉人中的第一名稱為「解元」。
會試,在京城禮部舉行,各省的舉人皆可應考。每三年一次,逢辰、戌、丑、未年為正科,若鄉試有恩科,則次年亦舉行會試,稱之為「會試恩科」。 考期初在二月,後改在三月。考中者稱為「貢士」,貢士中的第一名稱為「會元」。 殿試,亦稱「廷試」,這是一種最高層次的考試,由皇帝主持,或欽命大臣代理主持,只有貢士才有資格應試,考中者稱為「進士」,進士中的第一名稱為「狀元」,第二名稱為「榜眼」,第三名稱為「探花」。 應試者若在鄉試、會試和殿試中都名列第一,得中解元、會元、狀元,即所謂「連中三元」。
舊時的戲曲和小說,常有公子書生,一朝得志,連中三元,從而飛黃騰達之故事 事實並非如此,「連中三元」的角色少得可憐,在長達一千三百一十餘年的科舉歷史中,能夠摘下「連中三元」桂冠的,僅僅一十三人而已,平均一百年還不到一人,真是鳳毛麟角,寥若晨星。他們的大名是:唐朝的張又新、崔元翰;宋朝的孫何、王曾、宋庠、楊置、王若叟、馮京;金朝的孟宗獻;元朝的王崇哲;明朝的商輅;清朝的錢檠、陳繼昌。
至於「三元及第」與「五子登科」,均來源於宋代福建永福縣(即今永泰縣),流傳至今已有九百多年歷史。
永福位於閩中,地靈人傑。北宋仁宗(趙禎)皇祐五年(一○五三年),永福人張肩孟登進士後,其五子相繼登科。 宋神宗(趙頊)熙寧六年(一○七三年),長子張勵登進士;熙寧九年(一○七六年),次子張登進士,三子張勣文武兩舉,為太學博士。 宋哲宗(趙煦)元符三年(一一○○年),四子張勸中進士;南宋高宗(趙構)建炎二年(一一二八年),五子張動登進士。 五子同朝,俱為顯宦,清正廉潔,時有「丹桂五枝芳」之語,流傳至今。 堪與「五子登科」相媲美的繼有「三元及第」。 南宋孝宗(趙)乾道二至八年(一一六六年~一一七二年),七年三科,永福人蕭國良、鄭喬、黃定,分別於乾道二年、五年、八年連連高中狀元,可真是轟動朝野,為後人留下「三元及第」的美談。 永福人為表彰與紀念這個歷史奇蹟,即在溫歧山(今塔山)修建了「三元祠」與「聯奎塔」。聯奎塔歷經風雨,至今猶昂然屹立,做為歷史的見證,更可緬懷先人、勉勵後學也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