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February 07, 2006

麻將

名人 妙論話麻將
●麻將,亦稱麻雀,是中國民間風行的博戲之一。麻將之戲,中國古已有之,古稱馬吊,又稱葉子,最初是一種紙牌,後來逐漸演變為今日的麻將牌。
麻將被稱為中國的「國賭」,是因為它歷史悠久,據說在明代已經有了這種戲具。
明末大學士周延儒酷愛馬吊,《霜猿集》載:「壬午(公元一六四二年崇禎十五年),京師戒嚴,延儒奉命視師,上親餞之,賜上方劍旌旗,呼擁甚盛。既出都百里,旗牌持令箭飛馬回京。大司馬方退朝,遇之大駭,謂戎信孔迫也。都人驚疑相告,既而知為取紙牌諸弄具而已。」
時人有詩譏之曰:「令箭如飛驟六街,退朝司馬動憂懷;飛來頃刻原飛去,立限回京取紙牌。」
麻將是中國一種最普及的博弈娛樂活動,深受普羅大眾的喜愛,上至達官貴人,下至販夫走卒都樂此不疲。近代許多文化名人,不少都有此喜好,他們對搓麻將有不少奇談妙論。
梁啟超對麻將情有獨鍾,除了讀書以外,打麻將便是他最重要的事情了,他曾說過:「只有讀書可以忘記打牌,只有打牌可以忘記讀書。」
據說梁啟超在報館做事時,有許多社論、時評文章,都是他在麻將桌上口授而成的,一心能夠二用,打牌寫文章兩不誤,實在令人佩服。
梁實秋認為,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麻將,他還寫過一篇《談麻將》的文章。雖然如此,但他打牌的技術並不高明,儘管他的許多朋友都是此中高手。
有時被人硬拉上牌桌「湊腳」,玩一下就感到吃力,認為打牌不如看牌輕鬆有趣,所以他只願意作壁上觀。
他說:「我不打牌,並不妄以為自己志行高潔。我腦筋遲鈍,跟不上別人反應的速度,影響到麻將的節奏……打牌本是娛樂,結果往往自尋煩惱,又受氣,又受窘,所以乾脆只好看。」
詩人徐志摩對鴉片與麻將有一番妙論:「男女之間的情和愛是有區別的,丈夫絕不能干涉妻子交朋友,何況鴉片煙榻,看似接近,只能談情,不能做愛。所以男女之間,最規矩最清白的是煙榻,最曖昧最嘈雜的是打牌。」
傅斯年在《麻將哲學》一文中認為,為什麼麻將廣受歡迎,是一百三十六張麻將牌,包含了中國人的人生哲學。打麻將能贏,關鍵只要運氣好,手氣好。
他進一步分析:「我們中國人的生活也是這樣,只要運氣好,機會巧,一路順風,就可以由書記而主席,由馬弁而督辦。倘若獎券能夠中頭彩,那末不但名流聞人,可以唾手而得,並且要做什麼長或什麼主任之類,也大是易事。所以我們中國人最注意的是天命。」
胡適在《漫遊的感想》中專門寫了《麻將》一節,其中說:「英國的國戲是Cricket,美國的國戲是Baseball,日本的國戲是角抵,中國呢?中國的國戲是麻將。」
他還專門算了一筆賬,打麻將每四圈大約消耗時間兩個鐘頭,如果全中國有一百萬張麻將桌在開檯打牌,每桌打八圈,這就得費時四百萬個鐘點,損失了十六萬七千日的光陰。
他不無感慨地感嘆:「從前的革新家說中國有三害:鴉片、八股、小腳。鴉片雖然沒有禁絕,總算是犯法的了……八股的四書文章是過去的了,小腳差不多沒有了,只有這第四害,麻將,還是日興月盛,沒有一點衰歇的樣子,沒有可以說它是亡國的大害。」
胡適把麻將看作是亡國的大害,似乎過於嚴重,其實胡適是有過兩段時間沉迷於麻將的,一段是他在上海中國公學讀書的時候,另一段是他在北京大學任教授的時候。
前一段是借麻將以解憂消愁,後一段時間則是為了消閒,他在《藏暉室日記》中寫道:「連日百無聊賴,僅以打牌以自遣。」
著名作家柏楊對於沉迷於賭博的賭徒有極其精妙的描述,認為從朋友到牌友再到賭友是一種墮落。
他說:「再要好的生死之交,一旦在牌桌上坐下,就會現出原形。平常用錢不分彼此的,現在為了一塊錢都會面紅耳赤;平常推心置腹的,屆時便是欺之詐之,你投你的機,我騙你的牌;平常動則大筆款項往來,一賭起來,便是一個銅板都如臨大敵。如此這般,終有一天黯然無光。」
他還認為,每一個人的氣質和品德,在牌桌上都會徹底曝光,暴露無遺。
他說:「對一個人個性和品格的觀察,僅從表面上判斷,不容易得到結論,但若請他打個小牌,便很容易看得明明白白。有些人一夜不和牌都不動聲色,有些人兩圈不和牌,就像『光隆輪』一樣,渾身冒起煙來,爆炸一次又一次。」這真是觀察入微、真知灼見之談。
吳稚暉對打麻將則是深惡痛絕,他在日記中認為,打麻將比抽鴉片煙更為禍害。
他說:「我學不會的事很多,就是現在小孩子都會打的麻將,我竟不曾學得成。因為我未滿二十歲就覺得中國有兩件事將為大患。一是鴉片,壯丁變成了廢丁。一是麻將,有用的時間變了沒用。」
「麻將更毒於鴉片,鴉片是體面人遮遮掩掩的抽,麻將是大家公開的打,上等人以為雅事,又有東西洋人的讚賞。就拿賭博的本身來說,番攤、牌九、輪盤,都要叫警察老爺注意,體面人賭了也不算不名譽的。」
「惟有麻將──無貴無賤,無南無北,無男無女,無老無少,無窮無富,無中無外,一致的擁護它。我卻憤憤不平,以為如此猖獗,我無力打倒它,至少與它不合作。」(司徒崇)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